《闯关东》中朱开山说:“我是山东章丘朱家峪的”,电视中有关朱家峪的场景可能已无多少人记得,关于朱家峪,你又知道多少呢?
朱家峪,“齐鲁第一村”,是山东省唯一的“中国历史文化名村”。朱家峪位于山东明水城东南五公里处,胡山东北脚下,距济南约45公里,从309国道(济王路)南行2公里便到该村。
朱家峪,是中国北方地区典型的山村型古村落。朱家峪历史久远,据专家考证出土陶器,夏商时期有庐于此,距今3800年以上。
朱家峪自明代以来,虽经六百余年沧桑,仍较完整地保存着原来的古桥、古道、古祠、古庙、古宅、古校、古泉、古哨等建筑格局。朱家峪大小古建筑近200处,大小石桥99座,井泉66处,自然景观100余处。
自古以来,由于重视文化教育,人才辈出。清末至民国年间,本村私塾,星罗棋布,达17余处,先后有文峰小学、女子学校和山阴小学各一处。20世纪初,朱家峪开始有了新式教育。1932年,开明人士朱连拔、朱连弟创办了朱家峪女子学校,这是中国农村地区较早的女子学堂。
从斯琴高娃主演的《红嫂》,到近期拍摄完毕的电视剧《闯关东》、《靠山》、《永远是春天》等。朱家峪影视基地已渐入佳境。电视剧《闯关东》中朱开山就来自朱家峪(虚构)。
穿过已是断墙残垣的圩门、哨门,在泛着幽光的山石古道、石桥的引导下,走过一座座房檐上长满蓑草的石砌老屋,推开一扇扇斑驳的黑漆大门,都会找到些久远的故事。
房前屋后那沉睡已久的石碾、石磨、石臼、石缸、古井和镶在墙上的拴马石,也都会成为那首古老乡谣的美丽音符。
朱家峪朴素而天成,绝无奢华与气派,少了许多脂粉气。由于是典型的北方山乡,村民自古生活简朴,男耕女织,民居、桥梁和古道也就地取材,靠山吃山,以石筑造。
即使一些家境富裕的名门望族、书香世家也不追求排场,院井根据地势巧妙安排布局,在质朴中多了些书卷气。可见村里人始终遵循《朱子治家格言》中“勿营华屋,勿谋良田”和“耕读传家”的古训。那些祠堂、楼阁、圩门等也都体量不大,巧妙地躲藏在绿树、山石中,给人一派与世无争的逍遥景象。
与江北平原的村庄也有不同,朱家峪房舍布局不是传统的正南正北,方方正正。街巷也不横平竖直,排列有序,而是顺山就势,高低错落,疏密有致。那一条条山径古道,蜿蜒起伏,幽深静谧,扑朔迷离,常常会令初来乍到者找不着北,使这座村子多了几分神秘。
北方的村落,尤其是在冬季,给人无法言说的苍凉之感。没有青山绿水的环绕,朱家峪略发显得落败。
土黄色的道路,坚硬的石墙,朴实的老农,这一切与电视中所见到的画面毫无差别。如果你是抱着一股要看美景的心情而至,必然,这样的场景会与所想有些不同。但抱着一种探访历史,见证沧桑之情,那朱家峪的一草一木都会令人神伤。 |